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莉
6 月 13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8 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当天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出台《实施方案》的考虑、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产教融合试点、资金支持政策等方面问题作介绍。
支持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表示,《实施方案》聚焦难点堵点问题,通过针对性政策措施和务实工作举措,力争实现 " 三个提升 "。
一是提升专业体系。《实施方案》旗帜鲜明提出 " 一优先一加快一改造一撤并 ":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加快建设护理、康养、托育、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改造升级冶金、医药、建材、轻纺等领域的一批传统专业;撤并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职业岗位消失的专业。
二是提升实训水平。" 十四五 " 规划《纲要》提出,建设 100 个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施方案》聚焦这一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和撬动作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组合投融资支持,优先支持一批产业对接紧、辐射带动强、实训效果好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将实训基地打造成为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
三是提升融合深度。《实施方案》针对 " 校热企冷 " 的情况,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和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分校或产业学院,支持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通过这些措施,打消企业的顾虑,变 " 一头热 " 为 " 两头甜 "。
2018-2022 年全国财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1.8 万亿元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介绍,近年来,财政部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2018-2022 年,全国财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1.8 万亿元,年均增长 6.2%。其中,中央财政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转移支付资金 1263 亿元,年均增长 12.7%。2018-2022 年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增幅比普通教育高 1 个百分点,落实了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的要求。
力争 " 十四五 " 末实现建设 100 个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专业
《实施方案》提出,要进一步拓展产教融合培养内容,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2022 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也提到," 在技工院校中普遍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表示,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技能人才培养方式。
截至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公布了数控车工、汽车维修等 31 个专业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在 360 余所技工院校试点,同时启动加工中心操作工、汽车制造与装配等 72 个专业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开发工作。遴选并公布了 50 所技工院校为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基地,各培训基地正按计划组织工学一体化教师参加培训。
王晓君表示,下一步,将总结第一阶段工作,部署启动第二阶段(2023 年 9 月 -2024 年 12 月)工作,重点是增加 30 个试点专业和 300 所技工院校进行持续推进,组织开展 3500 人次师资培训,组织评选一批精品课程和示范专业。
" 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百千万’目标,即建设 100 个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专业,1000 所技工院校参与实施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培训 10000 名工学一体化教师,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 王晓君说。
今年下半年启动遴选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刘明介绍,从 2019 年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国家产教融合试点。首批试点工作将 21 个城市列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将 63 家企业列为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经过两年多建设,全国已培育 5247 家地方产教融合型企业,对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施方案》提出,梳理总结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经验做法,启动遴选第二批 30 个左右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刘明表示,前期已经有 26 个省(区、市)评选了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将优先考虑从省级试点城市中产生。
" 目前,我们正在会同有关方面,积极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进一步优化遴选办法,完善标准体系。" 刘明透露,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工作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孙志诚强调,确定第二批试点城市要更注重教育和产业的适配性,职业教育的总量、结构、质量,一定要与当地产业需求相匹配,二者要相互交融、互为支撑,真正做到有机融合、良性互动。
增补支持 200 所左右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
对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资金支持政策,孙志诚介绍,《实施方案》重点梳理了三类资金渠道,分别是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中长期贷款。此外,还有各级财政资金、商业贷款、开发性贷款、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
孙志诚透露," 十四五 " 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对纳入储备院校清单,符合条件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积极支持。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每所支持额度不超过 8000 万元,中职院校每所支持额度不超过 3000 万元。
"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在原有储备院校清单基础上,增补支持 200 所左右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支持力度。" 孙志诚说。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责编 | 谢哲
校对 | 彭继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