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13岁的小李近期反复咳嗽,持续1个月左右未见好转,竟在体检中发现异常。3月12日,记者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悉,该院体检中心和胸心外科联动,修补了孩子的“胸腹腔漏洞”。
据介绍,小李入院前1个月出现反复咳嗽,尤以上学期间为重。家长按感冒治疗,未见好转。1周前咳嗽逐渐加重,于是来到市三院体检中心全面体检。胸部CT影像诊断纵隔占位,右侧前中纵隔见类椭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8.5厘米x5.5厘米肿物,性质待定。听到这种情况,小李妈妈一下就懵了。该院体检中心裴玲护士长一边轻声安慰她,一边陪同去胸心外科咨询。
该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岳庆峰接诊了小李。经过详细检查,初步诊断为“先天性胸骨后疝”,建议住院手术治疗。为进一步明确病情,该院影像中心为小李做了胸部三维重建检查,结果证实了先前的诊断,确诊为“先天性胸骨后疝”。
专家介绍,“胸骨后疝”是“先天性膈疝”的一种特殊类型,极为罕见,国际上称为“Morgagni疝”。根本病因是由于患儿胚胎时膈肌闭合不全,致单侧或双侧膈肌缺陷,经胸肋三角突入胸腔心膈角区,部分腹部脏器通过缺损处进入胸腔,造成解剖关系异常。先天性膈疝分为胸腹裂孔疝、食管裂孔疝和先天性胸骨后疝。该病多数可以无临床表现,只在体检时能发现。部分患儿有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
该院胸外科岳庆峰团队决定为患儿实施腹腔镜治疗,进行微创手术,于3月7日上午进行。腹腔镜下疝入胸腔的脏器逐步被送回腹腔,膈肌缺损横径达5厘米,需要在腹腔镜下紧贴心脏缝合修复,难度可想而知。清晰的腹腔镜下,跳动的心脏表面,手术精确地进行着。当缝完最后一针,预示着手术成功时,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术后,通过医护共同合作,孩子顺利度过危险期,状态一天天好起来,家长也露出久违的笑容。术后第二天复查胸片,小李已经恢复正常。术后第三天,小李带着灿烂的笑容出院了。
(张晓玲 唐萌)
标签: